關於3家公司失敗的故事

JustG

New member
簡單整理了一下3家公司失敗的故事:


1.Fab.com

Fab是一個電子商務平台。

Fab.com的執行長Jason Goldberg因為不斷從投資人身上獲得大量的投資資金,

因此,

在公司經營預算上採取不嚴謹的態度,

花費太多的資金在不必要的人事支出以及沒有效益的平台策略上,

因而導致Fab.com最後經營困難。


2.Quirky

Quirky是一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創意產品與電子商務網站,

擁有1.8億資金的Quirky,

它們很有野心的每年都推出50多種不一樣的產品,

然而它們對於這些推出的這些產品都沒有再去進行修正和改良,

這樣的結果導致Quirky的產品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讓Quirky無法成為很有創新的一家公司。


3.Grooveshark

Grooveshark是一家線上音樂串流服務公司,

在經營8年之後因為被太多公司控訴盜用音樂版權而面臨倒閉關門的結局。

Grooveshark公司在最後告別會上表示它們對於在沒有取得音樂播放權的狀況下

就運用這些音樂來賺錢是錯誤的,並深感抱歉。


資料來源:
http://www.startuptaiwan.com/blog/post/56bc94cb839efe515f8edc55

----------------------------------------
【疑問】

不說Quirky的創新或是Grooveshark的觸碰法律問題

我好奇地是

當公司的資金過於充裕時,我目前想到領導者可以執行的決策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選擇擴展事業版圖(投資,併購等相關決策)

第二個是投入研發產品,提升產品的功能和品質

而Fab.com的領導者顯然是採取執行第一個決策

但是顯然是失敗的

所以在創業面臨投資抉擇的時候

到底應該如何去評估呢?

也許在我看來我覺得投資那個領域的技術很有前景

但也許現實卻剛好相反

所以這些判斷能力是否主要都是依靠對產業的靈敏度以及領導者的經驗呢?

不知道大家們對於這個“領導者的決策能力”有什麼見解呢?
 
1.Fab.com

Fab是一個電子商務平台。

Fab.com的執行長Jason Goldberg因為不斷從投資人身上獲得大量的投資資金,

因此,

在公司經營預算上採取不嚴謹的態度,

花費太多的資金在不必要的人事支出以及沒有效益的平台策略上,

因而導致Fab.com最後經營困難。

對Fab.com不清楚,純粹從引言文字內容判斷
同是電子商務 Fab.com也許該跟Amazon學習
從引言文字做的失敗結論原因來看
創業向來財務要保守,開發投資要風險評估
Fab.com的失敗地方紙上談兵來說似乎恰巧反而是Amazon創辦人最引以為傲的地方
成本非常節儉,甚至把自己淡季空閒資產最有名的是Amazon雲端主機再拿出來出租,
現在反倒是毛利最高的金雞母。
 
最後編輯:
怎麼好像大多是電子商務這種模不著邊際的行業比較容易募到$$

也好像有一種只有搞電子商務的人因為$$容易募又不是自已的都

拿來亂搞。
 
後退
頂部